《区域内推进幼儿区角活动的实施与评价研究》是攀枝花市教科所承担的四川省普教科研课题。经过几年扎实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取得丰富且有价值的课题成果。先后于2016年、2018年、2019年获得省教育科研课题阶段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并在“四川省2019年度川西南片区教育科研成果推广活动”中作交流。课题研究成果集《本土特色区角活动方案》、《区角活动案例》、《优秀自制玩教具》为攀枝花市及市外幼儿园提供了可借鉴和学习的文本材料。课题组40余篇关于区角活动的论文获省、市级奖或公开发表。由攀枝花市教科所甘晓彬与仁和区教师进修学校代秀珍撰写的课题论文《区域内推进幼儿区角活动的实施》发表在《教育与教学研究》2019年第10期,该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幼儿教育导读》2020年4月下(教师教学)全文转载。
该课题论文总结提炼了较丰富的颇具特色的成果:形成了“市—县(区)—园”三级联动,形成保障区角活动实施的有效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建立并完善市级评价机制,县(区)建立推进乡镇园区角活动开展的管理保障机制,幼儿园建立推进区角活动开展的常态管理保障机制,形成以典型推动全面的区角教研机制。通过专题教研推进区角活动研究深化,主要包括梳理参研园区角活动中的问题与困惑,基于共同问题与困惑找准教研专题。挖掘和梳理本土资源,开发出系列融合并凸显本土特色的区角,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研究并探索区角活动中实施德育的有效策略。主要包括透过幼儿的视角创设区角环境;区角环境创设与课程创生相辅相成;投放适宜、有效的材料,凸显育人功能,提升幼儿游戏质量;营造浓郁的攀枝花特色区角环境氛围,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劳动的情感;师幼共同创设多元化环境,发挥隐性教育价值;回归幼儿立场,支持幼儿在区角中的学习与发展;区域内建立区角活动资源管理制度和机制,推动城乡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实施。在有效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实现了区角活动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体化、通过常态化的区角活动模式有效防止“小学化”倾向、提升全市学前教育游戏质量等方面,课题产生了良好效益。
课题研究还将进一步深入,期待更多课题成果对攀枝花幼教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产生助推作用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