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攀枝花市教育和体育局开展了全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专项调研。调研采取实地调研和书面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各县区、钒钛高新区和市直属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和法律顾问配备情况、法治教育课堂教学情况、法治校园文化建设情况、法治教育社会实践情况等内容开展了深入调研。
近年来,攀枝花市在青少年法治教育方面坚持多管齐下,营造了依法治教的良好氛围。一是开展示范创建。我市共有省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11所,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90所,一个省级“法律七进”示范点和四川省“法治教育示范基地”。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均聘请了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并在全省率先落实了兼职法治班主任制度,实现了市直属学校法律顾问全覆盖,落实了法律顾问考核测评、公开述职制度。三是法治教育课程化。法治教育课按照课程设置要求规范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法治教育教材为《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每周2-3课时,7-9年级加设《家庭社会与法治》每周1-2课时,切实做到学校法治教育教材、师资、课时、经费、考试“五落实”。四是加强督导。将“以案说法”纳入了对中小学校的督导考核,完成了直属中小学校的“法律进学校”专项督导,开展以“依法治校”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监测评估。五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在校园内开设了法治教育阵地,在门户网站开办了普法栏目,并利用互联网、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法律知识。六是丰富活动载体。坚持品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并重,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开学第一课”、模拟法庭、知识竞赛、法治手抄报、拍摄微电影、编排法治操等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以及班会课、升旗仪式、开学典礼等各种机会,培养学生养成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好习惯。七是把握关键时点。利用“3.15”“5.4”“6.1”“6.26”“12.4”等特定日子釆用多种方式普及了教育体育法律法规。
通过调研,了解了目前青少年法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进行了深入谋划,力争我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多出特色,多出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