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教育和体育局于2019年4月10日召开了名师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授牌仪式和工作室建设推进会,标志着攀枝花市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正式启动。
顶层设计把握方向。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的建设是攀枝花打造区域教育高地的一项重要举措。市教育和体育局领导高度重视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制定下发了《攀枝花市中小学市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经个人申报、组织推荐、资格审查、书面评审、现场答辩和评审委员会审定、公示等程序,建立了攀枝花2019—2021年度名师工作室11个,名校长工作室4个,遴选出工作室领衔人15名,并通过双向选择确定了工作室成员98名。截至5月底前,15个工作室全部进行了挂牌,攀枝花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正式扬帆起航。
凝心聚力明确路径。工作室挂牌以来,各工作室领衔人汇聚所有工作室成员,共商工作室建设的制度、工作规划,结合我市教学改革重大部署,确立工作室研修方向;确立全体成员在工作室学习、成果研修、平台建设、专业成长的整体定位;借本轮工作室建设的大好政策,邀请知名专家莅临指导,引领工作室建设;明确工作室建设和成员们的成长目标、任务,以及三年研修的路径、策略,实现“知行合一”。
研修活动百花齐放。各工作室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研培活动。初中政治工作室邀请济南市市中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初中道德与法制学科教研员、济南市名师孟晓健做了《如何创建课程生态,让思政课程火起来》、《基于核心素养,让教学走向“深度”》两个专题讲座,拓展了工作室课程研究思路;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抓住一切机会寻求把脉问诊,工作室组织全体成员参加培训活动,并与主讲专家——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特级教师李维明就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展开1个小时的对话;幼儿园名园长工作室,领衔人刁玲作了《做新时代有责任担当的优秀园长》的主题报告,刁玲园长自己为省名园长工作室成员,借助省工作室优势资源,将研修路径、研修成果向本级移植,提升其研修品质,从高从厚从深架构研修路径。其他学科工作室和小学、初中、高中校长工作室都分别开展了工作室的活动。通过名师名校长开展研培活动,共培训校长学科教师600余人次。
带动引领意义深远。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的启动,更好的发挥工作室传帮带作用,起到了带动一片、辐射一片、引领一批的示范作用。由现在开始的三年工作中,各工作室必将总结推广先进的教育思想、管理方法,加强交流,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将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打造成为学术交流的平台、教育新理念传播的载体和教育人才成长的沃土,为攀枝花教育的跨越发展,培育和储备更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