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落实父母亲情关爱责任。《攀枝花市教育系统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加强与监护人的沟通和联系,鼓励有条件的外出务工父母将子女接至务工地共同生活,加强对子女的照管;鼓励家长在寒暑假期间返乡探亲,落实亲情关爱。
二是努力构建关爱帮扶阵线。所有中小学校均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至少配有1名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建立完善特殊青少年“绿色救助”工作渠道。通过引导家长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开展青少年志愿服务、助孤帮困、校园艺术活动,设立亲情电话等方式,关爱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学校灵活采取电话、家访、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或受委托监护人的沟通,帮助掌握留守儿童情况,提升责任意识和教育管理能力。
三是全面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充分利用官方微信、微博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和家长安全意识,努力做到学校放假,安全教育不放假。依托“攀枝花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开展“寒假安全专题教育活动”,发布安全提醒,预防火灾、溺水、道路交通、食物中毒、煤气中毒、传染病等各种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邀请法制校长、律师到校为学生做法制讲座,提高法制意识和预防风险的能力。利用“给家长的一封信”,提醒家长切实履行对子女的安全教育和监管责任。
四是大力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布置合理假期作业,留出充足时间让学生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放假前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鼓励“走下网络、走向操场”,不进入游戏室、营业性歌舞厅、网吧等有损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场所。提醒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尤其是家庭监护不到位的留守儿童科学对待与合理使用网络,多参加户外运动,预防网络沉迷。
五是做实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开展“暖冬行 爱传递”关爱留守儿童及贫困学生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捐赠书籍、学习用具和暖冬衣物,为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送上温暖。密切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充分利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等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多有益的活动项目。学校利用乡村少年宫、留守儿童之家,组织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开展共度佳节、亲情关怀、包饺子等活动,丰富其假期生活。
六是认真落实强制报告制度。明确学校和教师在工作中发现留守儿童有以下情况时,要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