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区教育体育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加大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深入开展以扶贫、扶智、扶情为主要内容的帮扶活动,在促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和未成年人健康成才方面取得成效。
加强队伍建设,营造全员关爱氛围。全区13所中小学校全部建立关工委,实现100%全覆盖。吸收近年30余名退休老教师壮大“五老”志愿者队伍,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及时向各基层关工委发放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学习资料,传达和交流业务知识和经验,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完善关爱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档案管理,及时补充或变更有关内容。建立联系卡制度,加强家校联系。建立家访制度,每月谈心一次,对于问题农民工子女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结合“三大活动”,开展调查、分析与研究,查摆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
开展人文关爱,专题活动常抓不懈。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十佳新时代好少年”、“孝感攀枝花 最美孝心少年”、“五好小公民”等,以各类节日为契机,定期举行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使他们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让他们通过教师的关爱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注重心理健康,优化学习成长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使农民工子女感受关爱,消除不良情感体验。通过法制课、“以案说法”公益讲座等方式开展农民工子女法治教育,使他们远离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知法懂法守法。通过举行艺体、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农民工子女磨砺教育,使他们全面发展。
落实民生工程,极力促进教育公平。制定了《攀枝花市西区教育体育局学生资助工作制度》,落实了农民工子女学前“三儿”资助、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三免一补”、寄宿生活补助、减免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等。2018年来,共登记随迁子女入学申请308项,目前累计解决进城务工子女入学3137人,率先做到100%安排公办学校就近入学。摸排全区在校留守儿童372人,在市十三中小、格小等区属中小学校建设“留守儿童之家”,抓实留守儿童关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