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教学条件,优化视觉环境。全县年均教育投入约3.2亿元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85所中小学(幼儿园)教学设施大为改善,教室采光与照明、课桌椅配置、黑板等教学条件均符合规定。各学校结合实际,实时调整学生座位和课桌椅高度。统一采购印刷指标、装订指标和纸张指标更规范的防近视作业本和书本,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办学行为。制定完善《盐边县中小学生在校作息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限制课外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将每天2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程表,组织学生按时按质做好眼保健操。认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和“阳光体育运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参加1小时体育活动。教师将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书写字姿势。加强视力健康管理,每年为学生进行2次视力监测。每学期开学初通过生命与健康课等集中对学生进行保护视力教育,促进"防近"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强化宣传教育,多方合力攻坚。在6月6日"全国爱眼日"等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防近"宣传活动,利用广播、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形式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主动协调卫计部门定期对学校教学卫生状况进行监督与监测,问题均整改到位。联系眼科医务人员深入学校开展近视防控知识巡讲活动,提高学生近视防控知识知晓率。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防近"联动机制。通过家长会、家长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社区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方法,鼓励家长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坚决抑制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低龄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