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好课堂主阵地。将“法律进学校”内容安排和工作要求纳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设置“道德与法治”“家庭.社会.法治”等课程,安排专任教师,小学每学年达到 195 课时、初中234 课时、高中 156课时。
二是抓好法治氛围营造。依托法律知识宣传专栏、黑板报、法律图书角等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通过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主题班会等形式,在“6.26”国际禁毒日、“12.4”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对师生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坚持开展“模拟法庭”“巡回法庭”进校园活动,组织开展“法治教育进课堂”县级课题研究活动。
三是抓好法治队伍建设。实现法治副校长 100%全覆盖,每学期到校进行 1 次法治讲座;邀请公、检、法以及政府部门人员担任法治班主任,每学期到班进行 1 次法治辅导;每所学校聘请法律顾问,每学期开展 1 次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对学校章程及相关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截至目前,共参与家校、师生矛盾调解共计 90 余次,代表学校出庭应诉共计 10 次。
四是抓好法治机制创新。为有效防范政府、学校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法律风险,盐边县司法局、盐边县教育体育局携手引进四川省(温江)汇圣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团队作力开展盐边县法律进学校工作,着力为盐边县打造4所“法律进学校”示范校;12月4日召开“法律进学校”现场会,展示近年来各学校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的特色亮点,组织诵读《宪法》、演唱校园法治歌曲等形式全方位渗透式地推进法律进学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