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0日,中等职业学校10门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培训在线直播开班仪式在北京马甸办公区A座四层报告厅举行,全国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干部5万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副主席陈晓光主持,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苏雨恒致辞,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讲话,教育部职业教育技术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教育部职业教育技术中心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做专题培训讲话。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副校长马方军、教务科长傅梅、副科长焦民权参加培训开幕式。
教务科科长傅梅
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苏雨恒阐述新课程标准对于落实党的十八大习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重要意义,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讲解新课标创制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设想,教育部职业教育技术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副所长曾天山讲解新课标制定过程和实施方法。
教育部自2017年启动中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研制工作。历时三年,于2019年10月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和《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主要呈现五方面特点。一是体现新精神、新要求。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要求,体现新知识、新技术。二是凝练学科核心素养。立足中等职业教育实际,充分挖掘了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三是明确学业质量要求。强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等提供依据。四是体现高中阶段共性要求。《方案》充分发挥中职公共基础课育人优势,夯实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五是彰显职业教育特色。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联系,注重与专业课程相互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教务科副科长焦民权
根据《方案》要求,各地要指导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开齐国家规定的公共基础课,开足规定学时。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的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不低于1000学时。原则上每学时按45分钟计,18学时为1学分。必修课程共计48学分,所有学生必须修满规定学分。
《方案》是中职学校立德树人,铸就中职生中国灵魂的课程标杆,中职教育由以就业为中心逐步转向职业基础教育,中职学校发展由以就业为核心转向就业升学并重,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的“读职校,到经贸,能就业,可高考!”正好契合中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学校借公共课培训的东风,不断深化改革,为攀枝花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职业人才。
培训会从2020年3月30日下午开始到3月31日下午进行10门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培训。